作者:车视界科技更新时间:2024-04-15 08:29:02点击:
最新消息,专做云代驾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Phantom Auto,官宣停止运营。
估值一度高达5.25亿美元(约38亿元),与1/3美国物流公司有合作关系,但现在,只能无奈正式遣散旗下100多位员工。
公司开不下去的原因很直接——
没钱了。
公司CEO官宣关门
Phantom联合创始人、CEO Shai Magzimof(谢·马吉莫夫)亲自宣布了公司关门的消息。
一篇几百字的短文,简短、直接。
在花费7年努力重塑体力劳动的未来后,我们不得不作出停止运营这一艰难的决定。
不过马吉莫夫并没有对公司现状过多解释,主要对过去给予帮助的投资者、客户和合作伙伴,以及所有员工都表示了感谢。
马吉莫夫还给员工们打起了广告:各位硅谷大佬快来看看,我们拥有正在寻找就业机会的杰出人才。同时他自己也会对寻找工作的员工提供帮助。
消息一发出,一面震惊、遗憾,另一面也有合作伙伴、投资者、员工表示感谢。
有投资者表示,马吉莫夫建立了一家出色的公司,拥有一支非常厉害的团队;有员工表示很感谢给予他的工作机会,能够和这样一支来自全球的精英团队共事是他的荣幸。
至于关停原因,马吉莫夫归结为:市场条件和资金不足。
而从外部消息来看,资金不足的影响力可能更大。有消息人士表示,虽然Phantom拥有很多合作伙伴,但是仍然依靠外部资金来维持公司运营。更直白来说,烧融资。
而Phantom最后一次融资是在去年4月,已经快1年多没有宣布新的融资进展。
于是资金链岌岌可危之下,让硅谷又多了一家关门的自动驾驶企业。
Phantom是谁
这里还是先介绍一下Phantom这家公司。
Phantom Auto总部虽然位于硅谷,但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并不像其他硅谷常见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团队一样是科班出身,只能说在汽车行业或者是自动驾驶行业有一些经验。
CEO马吉莫夫曾在私立教育组织Udacity读过一年自动驾驶课程;CBO Elliot Katz(艾略特·卡茨)则拥有康奈尔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此后虽然经常和汽车行业打交道,但处理的都是法律相关事务,比如福特法律顾问办公室、欧华律师事务所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全球联席主席等等。
△ 艾略特·卡茨
但马吉莫夫在创业方面颇有经验,创办的多家公司后来都被大公司收购,比如个人助理应用Cue,2013年被苹果收购;手机游戏开发包Nextpeer,2015年被Viber收购,而Viber后来又被乐天收入囊中。
在乐天待了两年多,马吉莫夫按耐不下继续创业的想法,在完成了一年自动驾驶课程的学习后,他和艾略特一起创办了Phantom Auto,公司于2017年正式成立。
马吉莫夫认为,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95%甚至99%的情况下正常工作,但是最后1%的情况非常难解决,所以Phantom就是为了完成最困难的部分,即通过5G云代驾的方式来解决。
5G云代驾,顾名思义,是在车辆端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通过云端的驾驶员对车辆进行远程操控,主要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应急或备份的运营解决方案。
为此,Phantom开发了自动驾驶的远程控制平台,并且为了防止数据延迟和安全冗余,提供多项技术保证。
比如远程代驾最关键的就是信号传输,而该平台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无线网络,默认使用该道路环境下效果最好的。
并且即使没有高速LTE或4G网路,系统在速度较慢的3G网络上也能正常工作。
在数据传输方面,平台也做了冗余处理。每个视频帧都通过不同通道传输,而最关键的数据则是在所有可用网络上同时发送(比如控制刹车)。
公司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网络之间跳转,避免网络经常使用产生的动态限制,也能防止带宽被大量占用的情况。
即使是最最极端的情况,网络连接完全中断,Phantom也开发了一种最基本的AI辅助系统,可以让车辆缓慢减速停止,并打开双闪。
更关键的是,在2018年,才成立不久的Phantom就在当年CES上完成了公开道路上首次技术展示。
再加上展示效果非常好,全程系统几乎没有遇到延迟,顺利完成全部的代驾操作。
Phantom一下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公司还宣布即将在道路上开始部署支持云代驾的自动驾驶车辆,先基于乘用车,后面还会推出卡车云代驾业务。
但从实际业务进展来看,这时车辆部署大概率遇到困难。
因为公司在2019年时对外表示,团队认为,完全无人驾驶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进行大规模商业部署,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公司决定业务转型。
公司将远程代驾的业务重心从乘用车,转向了物流领域,比如远程控制叉车、送货机器人、堆场集卡等场景有限、主要以低速行驶的车辆。
现在来看,业务转型也确实帮助Phantom拿到了新的订单和融资,从2019年到2023年几乎每年都有一笔数千万美元的融资进账,累计融资金融达到9500万美元(约6.8亿)。
同时公司还和多个物流巨头达成合作,比如马士基、CJ物流、美国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Kenco等等,合作对象超过17家,涵盖美国1/3的物流企业。
但如此多的合作对象,也没能让Phantom实现自我造血,公司始终通过持续融资来实现运转。
问题是融资就得看大环境,大环境一旦有变,公司的生命线就会受到改变——命运不能自己把握。
有消息称,Phantom其实在去年4月后,曾有机会完成一轮新的融资,但最后功败垂成,续命失败。
融资不顺之后,为了节省成本,Phantom裁了一次员,但治标不治本,没有自我造血能力,裁员并不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于是现在,公司最后剩下的100多人,也被遣散了。
围绕自动驾驶打造云代驾的商业模式,在美国以失败告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或者云代驾模式的失败。因为从云代驾的初心和模式来说,能够规模化商用的前提,在于自动驾驶特别是无人驾驶的大范围落地应用。
但在硅谷,自动驾驶落地正在处于严冬时刻,Waymo谨慎,Cruise命悬一线,其他创业明星连小进展都没有。这样的环境下,围绕自动驾驶而展开的云代驾生意,自然变得脆弱而难以为继,关门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硅谷的另一头中国,5G云代驾一直没有成为创业者的标的,因为兹事体大,进入的门槛太高。而作为5G云代驾的独秀代表,百度Apollo则把这项创新嵌入到了规模化落地流程中。
在百度无人出租车的落地进程中,5G云代驾在运营冗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其目前在北京、武汉等多地,可以大规模落地无人驾驶、无人出租车的重要保障。并且随着无人出租车更大规模的落地运营,5G云代驾的岗位和需求人数又被进一步提升,算是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生产关系和新工作机遇。
所以云代驾在美国失灵,或许只是水土的问题。
毕竟在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上,现在不论是无人驾驶,还是智能驾驶,中国确实称得上多线并进,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