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新时间:2019-01-30 09:27:31点击:
国六”标准的执行就像寒冬中的一次考试,一方面考验各车企的技术升级和渠道布局能力,另一方面考验车企的统筹协调能力。面对即将到来的各地执行“国六”标准的时间节点,各车企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2018年12月24日,深圳颁布新政策将“国六”执行时间推迟至2019年7月1日。5天后,海南也推出政策,将“国六”执行时间推迟至2019年7月1日。政策的推迟反映出提前落地“国六”政策存在困难。遥想当年,2018年11月1日深圳第一天执行“国六”标准时,多家媒体对当地经销商进行了走访,被调查经销商均出现了无车可卖的情况。
尽管我国在汽车技术层面距离世界第一阵营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我国的“国六”标准却完全称得上是全球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之一。为了满足这一标准,各大车企,尤其是注重性价比的自主品牌,都需要在技术能力和成本控制方面克服不小挑战。
首先在技术上,以第一类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6座,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00kg的载客汽车)为例,“国六a”标准是“国五”标准的过渡,相差不大,而“国六b”排放标准则比“国六a”加严了40%-50%。更重要的是,“国六”排放测试还首次增加了实际道路检测的内容。成本上,轻型汽油车的单车升级成本约为1200元,轻型柴油车则更高。
更重要的是,要克服新政策不仅任务重,而且时间紧。2018年1月1日,“国五”标准才刚刚开始在全国执行,而到了2019年7月1日“国六”标准便将在多地提前实施,时间间隔不到两年。要知道,“国四”和“国五”在全国的执行时间相差近8年,即便是在成熟市场欧盟,“欧五”和“欧六”标准的实施间隔也达到了五年。
即便如此,多数车企面对新的挑战都进行了积极调整。亿欧汽车通过整理2018年7月-12月的车型生产/进口数量信息发现,一方面,各车企在有意识地调整“国五”车型的数量,另一方面,大家对于“国六”车辆的研发与生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目前,我国每月生产与进口的“国六”轻型汽油车型数与“国五”车型已经较为接近。截至2019年1月25日,共有62家车企的1071款“国六”轻型汽油车车型在机动车环保网上公开。除一款进口车型仅满足“国六a”标准以外,其他公开车型均符合“国六b”标准。可以说,对于主流车企而言,生产“国六”车型已不存在技术门槛。
然而,据亿欧汽车了解,进行信息公开的车型数多并不代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截止1月25日,机动车环保网数据显示,进行环保信息公开的“国六”车辆总计约为107万辆。根据生态环境部的要求,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货物入境前,公开主要环保信息,这也意味着上述车辆数相当于“国六”车型数量总和。另外,每周进行环保信息公开的“国六”车辆数量在8万量左右,也就是说,现阶段,每月生产的轻型“国六”车的数量仅为32万辆。而2018年乘用车月均销量接近198万量,“由此看来,国六”汽车的数量目前还不能完全覆盖市场需求。
虽然整个行业初步具备了生产“国六”汽车的能力,但在这场技术升级的变革中,并不是所有车企都走在前面。
亿欧汽车通过整理各车企生产/进口“国六”标准轻型汽油车的车型信息编号数量(一个车型由于发动机不同,可能会对应多个信息编号)发现,截止至1月10日,在生产/进口车型信息编号数量位列前20的车企中,合资车企达6成,是中国品牌的三倍。
在自主品牌中,除去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以外,大部分国内车企公开车型数量较少,北汽自主、华晨汽车、江淮汽车等老牌国企甚至没有任何“国六”车辆信息公开,意味着这些车企没有任何一款符合“国六”标准的汽车投入市场。
国务院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包括京津冀周边、长三角地区以及汾渭平原在内的重点区域和成渝地区、珠三角地区执行“国六”标准的时间应不晚于2019年7月1日。此后,上述地方政府也陆续发布了“国六”的实施时间表:除广州市3月1日执行“国六”标准、北京市2020年起执行“国六”标准以外,其他重点区域制定的 “国六”标准执行时间均为2019年7月1日。
不过,在“国六”执行的具体细节上,部分地区仍有差异。其中,成都规定,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新注册登记的所有轻型汽车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深圳规定2019年7月1日前已购买的符合国Ⅴ标准的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可在2019年9月1日前凭2019年7月1日前开具的正式发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
对已经完成技术升级的车企来说,可以较为从容地调整“国六”车辆的产能,在提前执行“国六”标准的区域布局“国六”车辆的流通。而对于北汽自主、江淮汽车、华晨汽车等仍未推出“国六”车型的车企来说,把符合“国六”标准的车造出来是当务之急。如果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这些车企将会在提前执行“国六”的区域面临无车可售的局面,也会给本就经营困难的经销商增加压力。
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是新“四化”的大潮驱动各车企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是经济寒冬,销量增长乏力。虽然汽车产业的未来是“新四化”,但是在这个目前燃油车销量占比90%以上的市场中,加快向“国六”时代过渡,挨过寒冬,似乎是更切合实际的目标。如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打磨内功,产业协同,成为各车企思考和布局的重点。
“国六”标准的执行就像寒冬中的一次考试,一方面考验各车企的技术升级和渠道布局能力,另一方面考验车企的统筹协调能力。面对即将到来的各地执行“国六”标准的时间节点,各车企能否顺利的过渡到“国六”时代,又会在2019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