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济网

更换辩护团队 日产前董事长戈恩再次申请保释

作者:更新时间:2019-03-01 10:52:56点击:

洞察者| “捷达”标签溢价几何?要先知道年轻用户要什么

2月26日,大众在狼堡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新品牌“JETTA”(捷达)。

大众没有如传闻那样,减少旗下品牌数量,反而走向另一方向:第13个品牌诞生了,而且开“车系升格为品牌”的先河。

第三品牌的诞生逻辑

大众集团打造“经济型品牌”的夙愿,可以追溯到与铃木合作的时期。此事的挫折、领导层的更迭,都没有影响大众推进中长期战略。

洞察者| “捷达”标签溢价几何?要先知道年轻用户要什么

虽然没有时间表,也谈不上延迟或赶场,但新品牌落地表明,大众战略一直都有明确指向。

大众品牌委员会出身的CEO赫伯特·迪斯博士强调,这是集团做出的“历史性”决策。一汽副总经理秦焕明称,捷达品牌是中德汽车工业精诚合作、互利双赢的“最新成果”。

“捷达”定位低于大众品牌,但依托大众集团的体系能力,首先由一汽大众导入,不是“合资自主”,也不是只针对中国市场的“特供产品”。

大众急于表白,“捷达”从属于大众集团的全球产品体系,由大众背书,意在取信于潜在消费者。

皮耶希时代,大众被指为“集邮狂热者”。大众旗下品牌有的完全独立运营,譬如超跑的兰博坚尼,有的与大众有若即若离的关系,譬如奥迪。现在迎来了与大众结合得空前紧密的新品牌。

其中内在的逻辑似乎有点矛盾。新创品牌意在区隔,而既然将两者的“紧密关系”公开示人,那么新品牌的意义何在?

洞察者| “捷达”标签溢价几何?要先知道年轻用户要什么

当大众产品线从10万元至70万元(辉腾已经停产),品牌定位无疑将引发一场长久的混乱,营销方面也需要异常辛苦。产品线如此漫长的情况下,低端产品到高端,从品质到设计语言,一脉相承还是区隔明确?很难两全。

同时,还形成了10万元以下的真空地带,该区域被自主巩固成特有地盘。三品牌将重点补缺7-12万元空间,形成层级明显的产品阶梯。区隔和联系都非常容易理解。

对于一线车企而言,存在无法覆盖的入门级家用车空间,是可忍孰不可忍。

战略还是权宜?

既然捷达由大众背书,那么必须分配相应的战略资源。一汽已经在成都部署了生产基地,也发誓由一汽产业链予以全力支持。两者由于上汽奥迪时间产生的嫌隙,似乎得到了消融。

因此有人认为,第三品牌是大众对一汽的“安抚”。上汽奥迪项目折腾了几年,一汽利益的确受损。

但是,创立品牌是不折不扣的战略举措,拿战略来做安抚的“礼物”,闻所未闻。在上汽奥迪发酵之前,大众就已经酝酿将西雅特品牌导入中国。

当然,此举不被舆论看好。西雅特品牌不被中国消费者熟知,来了“能不能打”不乐观。目前西雅特已经以电动车身份,被大众拿来与江淮合资,其自身的SUV、轿车平台被剥离出来,加入大众中国的大家庭,是大众对中国市场未来10年做出的战略安排。

从本质上来说,第三品牌是对自主品牌和韩系车的战略进取、将战火引向外线作战的举措。即便一线厂商,产品线下延也有边界。在自主品牌的优势市场作战,很可能牵连大众高端产品。

大众坚称第三品牌定位为“经济品牌”,而非“廉价品牌”,可能因为后者在汉语语境中暗示“品质缩水”。

产品风格不会走保守路线

洞察者| “捷达”标签溢价几何?要先知道年轻用户要什么

第三品牌就位后,大众在中国的产品将覆盖所有细分领域。大众将在新品牌上搭载年轻人更喜欢的车载系统和设计风格。在不伤及基本盘的前提下,稀释中低端车型相对保守的刻板印象。

产品路线上,新品牌以成都为生产基地,形成A级SUV家族30万辆产能。并将于2019年内推出3款车型,包括2款SUV和1款轿车,首款车型的量产时间为6月。可以预料,自主的自留地将战火纷飞。

如前所述,西雅特的名字已经拿去给江淮用了。如果起个新名字,肯定形成较大的宣传压力。衣不如新,名不如旧。大众压箱底的货色很多,捷达当年和桑塔纳齐名,对于年轻人来说,印象颇为古旧,这是不利因素。

不过,对于美国人而言,捷达一直代表入门级家轿(当时SUV尚未大行其道),接受起来毫无困难。因此,命名逻辑多少有点美国式思维。

大众在美国一时难有起色,而如今BBA的最大单一市场全都是中国。必须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去阐释产品,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带来的“清洗”压力,不亚于一个新品牌。

大众希望旧瓶装新酒,给捷达注入贴近年轻人习惯的设计风格,大家很快就不再在乎捷达的年代感。

洞察者| “捷达”标签溢价几何?要先知道年轻用户要什么

近10年,年轻人在乔帮主教育下,认为冷淡、简洁、金属感是标准工业设计,这和狼堡主导的设计理念有点背离。可以想见,大众需要在中国建立像样的适应性设计团队。

泛亚是现成的,可惜属于上汽。一汽大众不妨藉此推动设计能力走一波。

从产品能力上看,大众毫无问题。MQB从A0到B通吃。模块化生产结构,多一个系列,摊销的平台成本几乎没有。再加上成熟的EA211系列发动机,核心平台和动力,直接货架产品,胜任愉快。这样的成本优势不好好利用,简直暴殄天物。

不过,大家担心,相比自主,以往大众在配置上比较抠门。换言之,车标溢价高。定位比大众低,那么配置将简化到什么程度,能否拉住被自主养刁了的消费者胃口。

这里面存在市场博弈逻辑,如果前期市场调研团队没有失职的话,就会告知高管和设计师团队:成本控制不能以损害年轻人的消费口味为前提。骨头咱没花几个钱,肉总得开销则个吧。

如果无视市场期待,会被后者教做人。窃以为,以大众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早就明白“捷达”的车标溢价几何,在配置上尽可能地表达诚意(特别是首款车),是大概率操作。

大众和一汽大众都对第三品牌表达了强烈信心。基于其通用平台、强大的产业链和整合能力,剩下的事,就都交给卖力吆喝的销售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