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济网

吉利了,SMART就更聪明了吗?

作者:更新时间:2019-03-29 11:40:02点击:

3月28日,吉利和戴姆勒官方同时宣布,戴姆勒股份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举行关于戴姆勒旗下SMART品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吉利与戴姆勒将在中国组建面向全球的50:50的合资公司。

该合资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将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和发展SMART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设计、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协同合作,在中国成立的合资生产基地(武汉)计划自2022年起投放新一代纯电动SMART车型。 

此举不仅帮助汽车发明者戴姆勒改变了连续20年亏算的SMART包袱,也为世界汽车新秀吉利拓展了产品线和业务布局。

 

五个月前的2018年10月,吉利与戴姆勒就宣布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以杭州为总部,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车队用车将使用奔驰S级、E级、V级以及迈巴赫等车型。 

一切都来的很快,一切都源于舒服哥一年前在键盘上的一个小哆嗦。 

2018年2月24日,新年的余温还未褪去,吉利集团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壳公司香港Tenaciou3ProspectInvestment Limited 公司(公司代码RA0003882598076)以从二级市场收购股票的方式,共购入1.036亿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AG)的普通股票,花费了约70亿欧元,取得了戴姆勒有表决权股份的9.69%,成为这个世界豪华汽车集团最大的单一股东。 

 舒服哥的“干劲儿”VS大胡子爷爷的“退休”

生于1963年的舒服哥与生于1953年的大胡子爷爷DieterZetsche按理说都到了回家抱孙子的时候,但吉利毕竟是舒服哥自己的产业,“除了为孙子多存几个奶粉钱”的朴素想法外,年轻十岁的舒服哥有更大的想法。从照相起家到养家糊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位浙江商人的胃口,成为世界跨国汽车集团才是他最新的想法。 

而年长十岁的大胡子爷爷DieterZetsche,虽然身居高位十多年,但这毕竟不是自家产业,打工皇帝的想法更多的还是拿到足够的退休金后圆满退休。

 戴姆勒虽然三月份刚刚进行了史上最大的组织变革,成立了戴姆勒奔驰乘用车业务板块、戴姆勒卡车业务板块,和戴姆勒移动出行业务板块,但正如2018年全年财报所说的那样,“保持核心业务的赚钱”才是戴姆勒通向未来成功的基石。

要保证核心业务赚钱,对于亏损20年的SMART来说,本来就打算在彻底关掉、彻底卖掉或彻底转型中三选一,但有了中国汽车“新四化”的光明前景,有了舒服哥“壮心不已”的机会,借助中国市场转手SMART便成了水到渠成。 

吉利了就更聪明吗? 

虽然戴姆勒就与吉利合资生产SMART的官方新闻稿就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聪明(SMART):与吉利建立合资公司》,但吉利了,就能比以往更加“聪明”吗? 

一直以来,试图甩掉SMART的包袱在戴姆勒内部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从1998年开始销售以来,SMART除了2004年全球销量达到历史峰值15万台左右之外,之后便一直萎靡不振,2018年销量是12.9万台,同比下滑4.6%,其年度20万销量目标从未达成过。成立21年回来似乎从未盈利。 

投行Evercore ISI的分析师告诉《汽车海外并购》和《智能电动汽车》,按照目前SMART的销量测算,即使考虑与雷诺Twingo同平台和共享零部件,SMART每年仍然会亏损6亿欧元左右。二十年下来,SMART估计累计亏损在100亿欧元以上了。 

有报道说,SMART现任老大是原戴姆勒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KartrinAdt, 他自去年九月上任后的主要工作是并不是寻找摆脱盈利的方法,而是尽量到处包装推广SMART品牌,力图尽早吸引到买家。 

而德国《商业新闻》报道,戴姆勒下一任CEOOla Källenius 因为“没有与SMART相处的历史”而对尽早“埋葬SMART没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吉利利用中国市场获得SMART未来发展的主导权,获得的好处除了有了直接进军欧美的品牌和渠道以外,更大的好处恐怕也就是与戴姆勒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这为吉利未来介入奔驰EQ电动车的生产可能打下了基础。当然,吉利为此要付出SMART继续持续亏损的代价。

缺少了补贴的中国共享出行市场,对于SMART的接受程度还有待观察,奔驰提供设计的SMART在比亚迪、奇瑞、欧拉、长安、北汽新能源等的成本竞争中会有优势吗?